文章细致剖析了“五唯”教育评价之源,进而分析了“五唯”教育评价之弊,通过深度的解析问题产生的原因,提出破“五唯”立多维评价,期望让教学回归本位。文章立足于中共中央、国务院 2020 年颁布的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》,指出教学回归本位的四个评价改革路径:一是认识论维度——确立立德树人根本标准,牢记育人初心。无论哪项工作,都应该围绕和有利于人的培养,教书育人、科研育人、服务育人、评价育人。要把教育评价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抓手和机制,认真落实执行。二是价值论维度——强化质量与贡献导向,引领价值认同。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更多地关注教学质量和对学生成长的贡献,而不仅仅是教师授课的次数或学生成绩的量化指标。同样,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平衡也是价值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。教学和科研应当被视为高校教师职责的两个重要方面,二者在价值贡献上是等同的。三是实践论维度——凸显教学主体地位,提升教学质量。首先是提升教学分量和占比,其次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与程序,最后是对教学问题建立问责追责机制。四是管理学维度——完善评价标准,健全质量治理制度。首先要改进现行的本科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工作,变强制性评估为自主性评估,从结果性评估转向过程性评估;其次要研制高质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;最后是建立多元主体评价机制。因此,为了回归教学为本,高校必须在教育评价中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与权利,办学以教师为本,教学以学生为本,使师生具有评价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和监督权,只有把师生置于主体地位,教育评价才能真正做到回归教学本位。
(来源:《现代教育管理》,作者:厦门大学 刘振天、钟蕊坤,2025年第1期,1-12 页)